自己做得比人好時,切不可傲慢,亦不能嚴加苛責。凡事多看自己毛病,少論人非,德行自然隨之而來。
我們俗話都說,“嚴于律己,寬以待人”,就是對自己要嚴格要求,多點規矩;對別人應該多加包容,留點余地。孔子在《論語》中也說:“躬自厚而薄責于人,則遠怨矣”。認為這是遠離是非怨恨的重要途徑。
多點規矩律己,恭敬自持,謹言慎行,是招福遠禍的良方。。
《左傳》中記載了一個故事:
晉靈公昏庸無道,趙盾多次進諫。晉靈公很厭惡他,派鉏麑暗殺他。鉏麑清早趕去,看到臥室的門已打開了。趙盾已穿戴整齊準備上朝,由于時間還早,端坐在那里打瞌睡。鉏麑退出來,感嘆地說:“不忘記恭敬,真是百姓的主啊。殺害百姓的主,就是不忠;不履行國君的使命,就是不守信用。在這兩者之間只要有一種,都不如死了?!北阕菜涝诨睒渖?。
趙盾在獨自一人時可以不忘恭敬,用嚴格的禮節要求自己,又怎會怠慢國事,做出有違禮法、損害國家大義的事情?鉏麑正是因此判定趙盾是“民之主”,寧愿自己觸槐而死,也不愿意做出違背道義的事情??鬃诱f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趙盾正是通過自己的慎獨感化了鉏麑,避免了殺身之禍。
在對待別人的錯誤時,態度應該恰恰相反。人人都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,沒有必要趕盡殺絕。哪怕你今日位高權重,但也難免會有門前冷落的一天。在這難以預料的世間生存,給別人留點余地,也是給自己留一分退路。
多點規矩律己,就會少一點怨恨;留點余地待人,才能多一分退路。人生不求大富大貴,只求平平安安,多一分恭敬自持,少一分趕盡殺絕,也許正是明日的安身立命之本。